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江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省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始创于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管理科学院《2017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分列全国第45位、第41位。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60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水泵工程中心、1个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工程硕士授权,200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流体机械及工程1984年获硕士点,1996年获博士点,是“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1984年特批博士点,1987年为原机械部重点学科,1993年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是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专业综合改革专业试点项目。2012年以来,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两期资助经费94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1890万元。
学科共有专业教师149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72人,讲师31人,博士生导师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1.87%,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56.3%。
经过50余年发展,学科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近5年来,承担国家课题100余项,科研总经费2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三等奖24项,全国行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0余件,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已成为我国动力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工程化辐射的重要基地。
学科建有7个国家及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及60余个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国家和行业法定检测中心等平台。学科坚持“4C能力”(confidence自信力;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orporation合作能力;creation创新能力)的导向机制,将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通过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培育了全国优博1篇、提名奖1篇,江苏省优博16篇、优硕15篇;为行业培养了6000余名能源动力类专业技术人才。
本学科是全国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农机学会排灌机械分会挂靠单位。曾是全国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正、副组长单位,也是全国喷灌机械、小型潜水电泵等行业技术归口单位和全国水泵行业培训中心,主办中文核心期刊《排灌机械工程学报》。40余人次分别担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教育协会、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排灌机械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中国通用机械协会等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等及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正副主任、正副主编等。
支撑的工程学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先后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和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并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40余家国外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及学术交流活动。培养1名博士生获意大利Ercolanese博士论文奖学金,每年邀请30余位国内外知名教授来学科开设全英文学位课、讲座和学术交流;主办和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国际ASME、SAE、ACFM等学会学术会议250余人次,吸引了20余名国际生来本学科进修和攻读学位。